乾眼症、溢淚症 中醫針灸來護眼

 眼睛乾澀還是淚眼汪汪,中醫針灸來護眼

乾眼症

乾眼症為眼睛淚腺分泌失調疾病,其成因複雜,除自體免疫疾病、內分泌失調之外,常見於重度使用3C產品、長時間戴隱形眼鏡者,或是待在冷氣或暖氣房環境乾燥引起,年紀大淚腺功能降低引起。

乾眼症常見症狀有眼睛乾澀、容易疲倦、眼睛有異物感或灼熱感、分泌物黏稠、怕風畏光,嚴重時眼睛會發紅、刺痛、視力模糊。

中醫針灸治療方式為眼周穴位(攢竹、絲竹空、瞳子髎、承泣等)搭配局部體針(風池、合谷、太衝等),這些穴位有助改善眼部肌肉活動、血液循環和淚腺分泌調節,臨床上確實可見到患者減少使用人工淚液次數。若是有自體免疫疾病、內分泌失調、年紀大老化者建議搭配中藥調理效果較佳,依據病況處方清熱養陰的中藥或是補益肝腎的中藥。

日常保健:

1.        補充護眼營養素:綜合維他命、魚油、葉黃素

2.        充足的睡眠

3.        熱敷或按摩眼周

4.        適度使用3C產品

5.        隱形眼鏡勿戴超過8小時

 

溢淚症

溢淚症一般是指在淚液分泌功能正常的前提下,因淚道功能障礙或結構異常,導致淚液不能及時從淚道排入鼻腔而向外溢位。

溢淚症常見症狀有淚流不止、視力模糊、眼睛反覆感染和發炎。嚴重時,會導致急性或慢性淚囊炎,甚至蜂窩性組織炎。

淚道未完全阻塞者可用針灸治療,治療方式為眼周穴位(攢竹、睛明、承泣等)搭配鼻周穴位(印堂、迎香、鼻通)和局部體針(百會、風池、液門等),這些穴位有助改善眼部肌肉血液循環和暢通鼻淚管。

此症在中醫範疇屬冷淚證,臨床表現分成迎風冷淚和無時冷淚兩種,中藥調理方面,迎風流淚者以養血祛風為主;無時冷淚者,宜補虛為主。

日常保養:

1.        注意眼部清潔

2.        用眼後適度休息或眨眼活動一下

3.        熱敷眼周

4.        由上往下按摩鼻樑兩側

 



圖片來源: 健康2.0

中醫師吳明珠激推!眼周8穴位趕走眼袋

https://health.tvbs.com.tw/review/321239



圖片來源:早安健康

按按鼻通等3穴位,舒緩鼻過敏超簡單

https://www.edh.tw/article/149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顏面神經麻痺,把握黃金治療期

久咳不好怎麼辦

每天早上起床踩地腳好痛喔~~原來是足底筋膜炎找上你了,那要怎麼處理足底疼痛呢?